欢迎您访问丰园小学官方网站!

素质教育 |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德育工作 - 素质教育 - 正文

走出误区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走出误区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来源:光明日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什么是“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了最为明确、准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弊端正在于它的片面性,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国教育别无选择,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各地展开,不仅得到了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都存在着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实行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学生则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大误区。产生这种误区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背景缺乏正确认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质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片面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减轻学生负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一方面,而不是全部,学生负担也不是越轻越好,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

误区之二: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要阵地时,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则局限于语文、数学以及在成果上具有显性效果的音、体、美上。由于理解上的狭隘,忽这忽那,抓不住“牛鼻子”,各个子系统之间又缺乏内容的衔接与贯通,明显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原理,导致了实施中的片面性。产生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把发展学生特长当成了素质教育的全部。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发展特长是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努力追求的目标,它主要是从实际出发,以受教育者的个体潜能为前提进行开发,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多种多样的:⑴课堂教学;⑵课外活动;⑶校园文化建设等等。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灵活的课程体系